【關於情緒】你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|學會表達情緒,而非情緒表達

【關於情緒】你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|學會表達情緒,而非情緒表達

情緒表達指人們用來表現情緒的各種方式,其功能就是在紓解情緒水位,使水位降低,並建立有效的溝通。

我們習慣了在不熟悉的人面前,隱藏好自己的情緒,可在親密的人面前卻沒辦法,總是帶著情緒表達,可能會讓別人慢慢地疏遠你。

學會表達情緒,那是你與別人建立溝通的方式,能夠讓別人更好地去了解你。你了解到這些關於情緒的真相後,願你在洞見情緒的過程中,收穫一個越來越平和自在的自己。

你是否經常感到憤怒?每次生氣的原因都不同,還是總是對特定類型的人或事感到惱火?一再生氣讓人心力交瘁,這股憤怒究竟從何而來,我們又該如何應對?

 

情緒不只是喜怒哀樂

情緒 (emotion)是多樣化而複雜的,你能夠覺察到的、無法覺察到的加起來成百上千種,甚至更多....

加拿大心理學家布里奇斯(K. M. Banham Bridges.)提出的情緒分化理論,認為情緒的發展同樣從單純基本到複雜多樣,幼兒的原始情緒,一開始只有痛苦與快樂兩種,12個月左右分化成憤怒、厭惡、高興、喜愛,18個月時再分出喜悅、嫉妒,2歲後已大致能體會到成人的複雜情緒。

另外,情緒也是一種能量,而這看不到的能量,正是影響我們是否健康、家庭是否幸福、事業是否順暢、學業是否優秀....最重要的因素。

 

情緒如同客人,它會來,也會走

無論你今天或此時此刻有什麼不好的情緒,可以確定的是:「任何情緒都會改變。」

即使你認為天大的情緒,一般最多24小時裡就改變了。所以,不管你在什麼情緒狀態中,都不要過度害怕、擔心、甚至絕望。可以嘗試像個旁觀者一樣看看自己的情緒,覺察自己的情緒,也不用急着擺脫情緒。

 

允許情緒流動

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的喬迪奎德巴赫教授(Jordi Quoidbach)在研究中發現,擁有能夠感受到多樣化情緒的能力,會比總是只追求陽光正能量的人,擁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質,較不容易出現憂鬱傾向。

亦即是——我們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,當我們有情緒時,試著去接受情緒, 擁抱情緒的多樣性,允許自己有情緒,不要抗拒。

感到痛苦時,人的首先反應就是想遠離、逃避、排斥、對抗,而痛苦不會因此而消失,反而越強烈。因為 一味的否定壓抑,不去理解衝突複雜的感受,會使情緒與行為陷入混亂。

結果,除了本身的痛苦,又添加了對抗和逃避的痛苦。痛苦是哨兵、是警衛,來告訴我們身體、情緒、環境需要調整了。進入它,接受它,感受它,傾聽它帶來的資訊,問問它如何緩解。

 

如何表達怒氣

提倡「非暴力溝通」的心理學者馬歇爾.盧森堡博士(Marshall B. Rosenberg Ph.D.)在《非暴力溝通:愛的語言》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: A Language of Life)書中,分享「充分表達怒氣」的四個步驟:


一、靜下來,深呼吸。
二、辨識腦海中有哪些批判性想法。
三、將這些想法與自己的需求連結。
四、具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沒有被滿足的需要。


盧森堡博士還提醒我們,人愈受到責備和批判,就愈想防衛自己、攻擊別人。因此,在表達需求之前,試著「同理對方」,否則對方將無暇顧及我們的需要,也不會想改變自己的行為。

 

心裡所有的情緒,都在身體上體現

聲音、行為、情緒都從身體裡長出來,身體每長大一點,我們的力量就多一點。身體就是一個精微的小宇宙,通過身體,我們能認識自己,看見身體的反應,看清身體裡的奧秘。

例如:生氣是一種「不滿意、看不順眼、不自在」的內心感受,一旦事實與自己的認知產生落差,脾氣立刻不請自來:「怒火中燒之際,交感神經跟著高亢起來,帶動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釋放、血壓升高、心跳加速。」

此外,我們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——只要感覺不舒服的時候,就想要改變它,其實,我們是通過改變,來逃避這種感覺。

例如你感到嫉妒時,你會非常排斥,因為這時候你會忍不住說尖酸刻薄的話,或者馬上拿起手機試圖隱藏自己。

但你越是試圖改變,你的身體就會緊繃起來——嫉妒並沒有離開你,而是從去了別的器官。

這就是我們的身體,心裡所有的情緒,都在身體上體現,我們看見身體,就是看見自己的情緒波動,就是看見自己的本性。

 

我們需為我們的情緒負責

你知道嗎,我們親密關係的最大殺手,不是外遇,而是陰晴不定的情緒。即使再深厚的感情,也會在對方起伏跌宕的情緒中,發生坍塌和改變。

當你在把全部精力用於討伐對方、認為你的伴侶有問題時——先問問自己:我是否在關係中隨意發洩了情緒。

一個人隨意發洩情緒,等同於隨地大小便。如果你不對自己的情緒負責,那麼沒有人有責任和義務需要對你的情緒負責。

 

處在喜悅自然能感受美好

在追求幸福的路上,我們絕大多數時候既不瞭解自己,也不瞭解他人;碰到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解決。

所以總是在後悔過去、擔憂未來、不滿今天,似乎快樂的日子總是稍縱即逝。

情緒,是我們生命感受的晴雨錶。 情緒好了,生命就美好;情緒不好,縱然有美好的事發生也無法感受到。

所以,關心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時常處在喜悅的狀態中,不用費力,你就會收穫到幸福的人生。

 

做情緒的主人

管理情緒,除了是當下的情緒,也有過去的情緒債務。學會情緒管理,等於學會了放下過去,活在當下,你會變得輕鬆自在,內心溫暖而寬闊。

有人曾說過: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,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。

一個人一生的成就首先取決於自己的修為,這個修為的其中之一就是情緒的管理。做自己情緒的主人,與情緒和平共處,而不是情緒的奴隸。

 

情緒管理即修行

很多人總以為劇烈的情緒、危機的事件都發生在別人家裡,離自己很遠。

靜下來,仔細探尋就知道,這些動蕩,也許就發生在自己家裡、自己的周圍。

情緒的源頭在我們自己的內在和關係裡。

不論你覺得如今的自己,懂得了多少、學到了多少、有多麼厲害——看看你周圍的關係,你是否能心平氣和的與身邊親密的人相處? 是否能與外面的一切關係友好相處?

所有的修行,都會在你與人的關係中體現。 學了什麼,學了多少並不重要, 關鍵是你能做到多少?

 

一旦學會情緒管理,你的人生就開始起飛了

90%的疾病來自於情緒,情緒是一種能量,正影響着我們的生活,身心是否健康、人際關係是否和諧、家庭是否幸福、事業是否順暢⋯⋯等。那我們可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?一共有五個簡單的步驟:

• 覺察:知道自己有哪些情緒

• 接受:允許自己有情緒

• 面對:正面感受情緒,不抗拒

• 轉化:把情緒轉化為成長的養份

• 感恩:感謝情緒的發生

 

結語

你最具主導性的思想的力量,加上你最頻繁和強烈的情緒,等於你個人能量場的振動,就是這個振動散播你的個人信號並決定你吸引到生活裡的一切。

如果你對吸引來的情況不滿意,無論是什麼層面,你就必須致力改變你的能量。而如同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數學,你若想改變等式的右邊,你也得改變等式的左邊。就像二加二除了等於四,不會有其他答案;負面思想加負面情緒,也只會得到負面能量,以及最終的負面結果。

 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